“两会”前瞻: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政策
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于5月21日召开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召开。随着“两会”临近,市场对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、政策如何发力等问题较为关注。本文对“两会”即将讨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宏观政策部署进行前瞻性分析。
一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前瞻
按照惯例,“两会”通常在每年3月开幕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,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,总结回顾政府工作情况,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部署重点工作举措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今年“两会”推延至5月下旬开幕。面对疫情前所未有的冲击,市场对“两会”上即将制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看法不一。
我们认为,量化目标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,但全年时间几过近半,加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未来疫情发展趋势尚存不确定性,因此,各个具体指标所强调的内容与历史惯例相比会有所调整,有的目标将弱化,也有的目标将强化。
1. GDP增速。
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经济增速目标备受关注。纵观历次党代会对小康社会目标的部署,目标并非一成不变。(见附表)
可见,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不是GDP一个指标,而是包括经济、社会、政治、文化、生态等多领域的、不断升级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。在当前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下,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.8%,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属不易。这种形势下,增长目标的设定宜坚持实事求是,综合考量疫情形势、发展需要、可能性和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因素,不必拘泥于“翻两番”,只要脱贫攻坚、新增就业、社会安定等方面进展良好,并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。
因此我们建议,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宜设定为一个较大的区间,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,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。这样,既能通过发展目标引导各方面工作积极有效开展,又能为平衡就业、脱贫攻坚、防范风险等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。
2.CPI增速。
“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,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”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。特别是今年为对冲疫情的影响,货币信贷增速略高于名义GDP增速,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,这种情况下必须继续明确设定CPI增速的目标,防止通胀高企,引发资金空转、房价上涨、金融风险上升等问题出现。
近三年,我国CPI增速目标均设定为3%左右。去年,食品价格上涨带动通胀上升,CPI月度同比增速升至4%以上,但全年增长2.9%,仍在年初设定的目标之内。从今年前四个月看,CPI分别同比增长5.4%、5.2%、4.3%和3.3%,累计同比增长4.5%。随着去年基数走高,未来通胀中枢将进一步回落,今年CPI增速目标大概率会继续设定为3%左右。
3.就业。
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、社会安定等众多领域,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保障。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,“稳就业”位于“六稳”(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)之首,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在“六稳”基础上,首次提出“六保”要求(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),其中“保居民就业”再次放在首位。
由于疫情导致企业停工停产、服务业停商停市、毕业生找工作受阻,城镇调查失业率于2月冲高至6.2%,3月仍有5.9%,因此,就业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今年的就业目标非但不会弱化,反而会成为“两会”讨论的重点。
近三年,城镇新增就业目标都定在了1100万人,从实际完成情况看,三年均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350万人以上。今年前三个月,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,比去年同期少95万人,随着国内复工复产、复商复市逐渐完全,稳定小微企业、增加临时性公益性就业岗位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多种就业政策共同发力,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,今年有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。
4.财政。
今年财政政策工具不断扩容,各项减税降费政策、提高财政赤字率、发行特别国债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措施已经明确,“两会”将进一步部署各项政策的节奏、规模和资金投向等关键问题。
对于赤字率,出于维持财政健康可持续、维护国际形象等考虑,我国财政赤字率从未突破3%的红线。面对今年的客观形势,3月27日政治局会议提出“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”,而4月17日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为“提高财政赤字率”,政策要求更加明确,因此,今年财政赤字率大概率突破3%,或设定在3.5%左右。
对于政府债券,在提前下达1.29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础上,又提前下达1万亿元额度,并力争5月份发行完毕。按照如此节奏,预计全年专项债额度在3.5万亿元左右;今年还将发行特别国债,额度有望设定为1万亿元,预计会议将对具体发行时间、发行方式、资金用途等进行部署。
5.M2和社融增速。
近三年对M2和社融增速目标的设定分别为具体数值、“保持合理增长”、“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”,趋势是量化目标逐渐弱化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M2和社融增速目标进一步由“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”更新为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”。
而2019年末,M2和社融增速分别为8.7%和10.7%,央行发布的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,“广义货币M2和社融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,体现了逆周期调节”。疫情暴发之后,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4月末,M2和社融增速分别达到11.1%和12%,比年初提升2.4个和1.3个百分点。
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阶段政策思路的表述中提到,“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”,说明下阶段逆周期调控力度将继续加大,通过更加宽松的金融数据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,因此,今年M2和社融增速目标可能设定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。
二、宏观政策前瞻
目前,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,确诊病例已经突破410万例。世界陷入“大封锁”状态,普遍面临需求减弱、生产放缓、贸易受限等困难。IMF(国际货币基金组织)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%,为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经济衰退。
我国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的防疫任务仍然较重,国内经济亟待复苏。鉴于外需减弱的影响将持续,并逐渐超过企业复工复产不协调问题,因此下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是大力促进内需加快恢复。宏观政策要以更大的力度对冲疫情的影响,切实做好“六保”和“六稳”工作,维护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局。
1. 财政政策。
将延续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”的政策基调。目前政策思路已经基本清晰,下阶段的关键点是加快各项措施落地,尽早出现实效。
一方面,企业恢复到正常经营及盈利状态并非一蹴而就,在这之前会持续面临税费负担,因此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,为企业减负。
另一方面,要用好财政赤字、特别国债、地方政府专项债“三大工具”。由于财政收入减少、财政支出增加,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挑战,提高财政赤字率、发行特别国债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。
专项债主要投向基本确定,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、能源项目、农林水利、生态环保项目、民生服务、冷链物流设施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,并适当扩大使用范围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新基建等领域,目前专项债发行提速,下阶段要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,促进投资增长。
2. 货币政策。
将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政策基调。疫情发生以来,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已经运用得较为充分,下阶段通胀中枢回落将不构成较大制约,货币政策仍有操作空间,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。
一方面,运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政策,继续搭配公开市场操作、MLF、降准等方式,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另一方面,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下调政策利率,引导LPR利率下行。
鉴于银行负债成本偏高,仍不排除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。同时,政策利率下行也将带动广谱利率下降,降低企业发债成本,拓宽融资渠道。
此外,提高精准支持力度,接续实施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,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,加大对制造业、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、新基建、脱贫攻坚、民生就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提高信贷投放的精准度,灵活做好延期还本付息等安排,加快推进银行资本补充,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,并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
3. 消费政策。
三大需求中,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。实现稳增长目标,必须发挥好消费对经济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今年促进消费回升可聚焦两个抓手,加快回补传统消费,政策支持新型消费。
对于传统消费,疫情对餐饮旅游、影视娱乐等消费形成明显抑制,在防疫条件允许的条件下,要继续通过发放消费券、打折促销等多种方式,刺激传统大众消费项目实现恢复性增长,并促进汽车等拉动效应较强的消费项目。
对于新型消费,要不断丰富5G、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,带动5G手机等智能终端消费项目,大力培育线上消费、网上娱乐、在线医疗、远程教学等消费模式,加快发展健康管理、医疗保健、育儿养老、服务型消费等项目。
另外,今年将增加公共消费支出,就业、医疗、扶贫、民生等领域的补短板力度将会加大,对于低收入者、失业人员等也要扶持其消费。
4. 投资政策。
在消费受到较大冲击情况下,投资要发挥好托底作用。制造业投资受外需疲弱影响较大,基建投资将是今年的主要发力领域。日前,政治局会议对基建投资定调为“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”,意味着新老基建将同时发力。
传统基建体量大,重在稳需求,老旧小区改造、新型城镇化建设、城市轨道交通、高铁等是主要发力方向。新基建重在激活力,涉及信息基础设施、融合基础设施、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,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智能交通、智能能源等领域是新基建的主要抓手。
此外,公共卫生、医疗防疫、高端医疗装备、应急系统等方面暴露出的不足,在补短板过程中也有助于带动投资增长。基建资金来源上,财政预算支出、特别国债、专项债以及撬动的社会资本将共同支撑宽松的资金面,而新出台的基础设施类REITs也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。
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,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、一致性、稳定性,但在因城施策基调下,部分房价压力较大的城市,房地产投资有望加快恢复。
5.改革政策。
今年,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重头戏,这是我国经济提升效率、转换动力、提高质量的必要方式,是我国长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。4月9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,指出要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、流动自主有序、配置高效公平,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坚实制度基础,意味着今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将提速。
总体来说,要素市场化改革涉及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、数据等领域,关键是要从要素的市场价格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序推进。就今年而言,地价、工资、利率、汇率等市场化定价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,要素交易平台、交易规则和服务等有望进一步健全。
然而,要素市场化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,内容涉及面广,需要层层深入,并非一蹴而就。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,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,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三、银行的挑战与机遇
疫情发生以来,银行业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,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疫情给银行经营带来冲击,但在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,银行不仅责任重大,也面临发展机遇。
疫情下银行经营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是传统业务受到冲击,餐饮旅游、交通运输、文化娱乐等行业企业困难较大,企业生产经营延后,收入有限导致存款向银行回流减少,存款竞争加剧。
二是资产质量压力增加,企业面临生存生产难题,收入得不到保障,而且还面临工资、租金、利息等刚性支出,资金链较为脆弱,银行信贷可能无法正常收回,风险管理难度加大。
三是盈利能力下降,银行加大向企业让利,存贷利差收窄,影响盈利水平;疫情导致餐饮、影院、酒店、商场、旅游、交通等客流减少,与此相关的支付结算将明显减少,中间业务收入下滑;企业遇到困难导致不良贷款增多,核销处置不良也将侵蚀银行利润。
下阶段,银行业将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结合上文对经济发展目标和宏观政策的分析,有望在以下方面迎来发展机遇。
资产业务方面,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将是今年的主旋律,新基建、创新产业(54.690, 4.97, 10.00%)、新兴行业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,一批优质资产项目将涌现。产业整合、企业并购重组需求增加,投行业务存在较多业务机会。疫情缓解后,抑制的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,消费信贷、信用卡等业务迎来恢复性窗口期。疫情导致住房供给和需求延后,下半年有望集中释放,其中存在优质按揭业务机会。
负债业务方面,央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资金市场将保持宽松,为银行提供补充低成本负债的机会。政策支持银行发行小微金融债,为服务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来源。监管部门严格存款定价要求,并加大考核力度,为银行提供了调整存款定价、降低负债成本的机会。
中间业务方面,政府债券、企业债券发行都将加额提速,债券承销业务需求增加。受疫情影响,居民保险意识上升,保险产品代销迎来机会。
此外,政策将继续支持银行资本补充,为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,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